在路上

是的,那句话叫“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

“Beginning”的那天我记得还很清楚,记忆里那天似乎特别的长,我办了一堆一堆的事儿,见了一堆一堆的人(这其中就包括振奋人心的同乡会乡长Noldo大人扫楼^^),最后是在一片灿烂的夕阳下,俺从思源湖畔把爹娘送出校门。虽然回到宿舍后心情确实有点空落落的,但似乎晚上就在语文能力测试中奋笔疾书写下了篇气势雄浑的作文,紧接着第二天就去ACM补招现场跃跃欲试……那时的我,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觉得世界是我的,也是他们的,但终究结底是会属于我的。

正如每个好的剧本,接下来的事情有些曲折。由于各位看官对于这些已经熟知,那么可以简而化之分为几个阶段:

  • 挣扎期
    2005.9 - 2008.4
    时间标志是GRE机考考完(这段时间里其中有多个起伏,不细分) 这段时间里的典型事件是一直在不停地歇斯底里地尝试把包括GPA、托福和GRE在内的分数搞上去。

  • 放弃并重新思考期
    2008.4 - 2008.10 - 2008.11
    时间标志是1.十一从北京回来;2.开始钻研Photoshop并制作BBS进站画面 这段时间的典型事件是对于一切成绩均放弃追求高分,不在乎其高低,以及一系列思考文章的诞生,其中《钟鼓楼》等文章和后面的讨论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甚至我觉得以前的生活都是糊里糊涂,直到这时才真正动脑子开始想人活一世到底该怎么活、为什么活。

  • “在路上”时期
    2008.11至今
    这段时期的典型事件是:抓紧闲暇时间进行频繁的不惜命的旅行(毫不夸张,随便挑一个月的旅行次数就超过05到08年的总和,因为那时处于疯狂学习状态)、疯狂攫取各种知识、反复尝试包括PS、写作、摄影在内的各种工作,等等。

也正因此,现在虽然到了“The end”,我却不用这个作题目,我用“在路上”。
我承认这个词的来源很俗套,是电视剧《血色浪漫》中形容钟跃民的处事风格的。当时只是觉得受震动,而把它真正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是在思考期的讨论之后,尤其是马姐对于《钟鼓楼》的回复,让我受益颇多。“在路上”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他从不把自己固定在同一个位置过久,从不错过任何没有经历过的新奇。人生是为了什么?这一派人的答案是,人生是为了体验,体验是为了创造。

另外要感谢朋哥,大三开学不久(2007.9)认识的他,当即被他的经历和谈吐震撼;而后来对某手册更是相见恨晚,因为该书完全解决了我在挣扎期(主要是大一)的首要矛盾——课堂和考试的低效、无用、无聊却又“不得不好好学”与本身想学习真金白银能用得上的知识的矛盾。该书的核心思想对于我最后行事风格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永远不安定,永远在路上。我是这么提醒自己的——我把“在路上”用作我豆瓣上的签名,得有快两年了吧,一直没有更换过;而我基本上也是这么做的。回北京之后我会最终如何?我现在猜不到,也许任何人都猜不到,因为路,并不是铺就好的。
那么现在我只知道,我已走完了这五年在上海的这段路。这条路走下来,我没有什么名堂,没有太大能力,但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有主心骨。

而这路上的下一站,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