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 - 2022年8月

6.1

AV封面上的宣传语:人妻
AV网站上的tag:已 婚 妇 女

6.2

那个“完了,芭比Q了完了完了完了”的BGM本来巨SB,但是把它配在更加SB的各地封控视频上却莫名特别搭……用听觉的恶心来通感事件本身的恶心。

6.2

环京带人民通勤问题两年多以来连一点想管的心思都没有(各位还记得年初北京大雪时被困在桥上只能徒步回家的那些人吗),燕郊三河人民两三千人聚众一闹立刻开始主动举一反三想办法了……
新闻过于连续剧,笑出声。
只有提出诉求,只有聚众提出诉求才有用啊朋友们。

6.4

今天才过了5分钟我就被禁言了一个号,原因让我笑得要死:
我出于好奇,在《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儿歌下面留了两个字——测试

6.6

都说结婚率低,可我一直觉得结婚率不可思议的高。哪能那么容易就碰到自己真心喜欢/欣赏的人又恰好喜欢自己呢?
一直以来这么高的结婚率让我只能假定很大一部分互相间并不是发自心底欣赏的。但这样的话互相之间又怎么能做到真诚的关心呢?靠“身为伴侣的责任感”?一辈子靠这种责任感不累吗?另一半难道不是很容易就能觉察到这种关心并非发自真心吗?或者很多人压根就没指望伴侣间能有真诚的情感交流?
在我看来这种没有根基的结合会有很大概率以离婚作结,日益攀升的离婚率证明了这点。问题是,这些离婚的真的事先看不出来非要踩一遍坑?
声明,我是相信有良好婚姻和爱情的,只是它很难遇到。(我是怀着能遇到它的期待坚持活下去的)

6.7

前几天我试着向12345投诉了不让快递进小区的不科学政策,结果是把投诉分配到了我所在的街道居委会,而他们没有权力改变这项政策,只能代为道歉并且口头承诺会帮我向上面反映。
于是我搜了下国外怎么处理类似问题的,第一个搜到的是英国向议会提出petition的页面。只要召集5个人就能在线上创建一个请愿动议并公开发布,当请愿达到10000人联署时政府就必须作出回应,当达到100000人时议会就要为该动议做辩论。
我知道芬兰加入北约也是由这样的请愿上升到议会辩论最终成为现实的。
不知道这样的制度设计在实际生活中好用么?(虽然他们显然也不会制定出不让快递进小区这种值得请愿的政策吧……

6.7

银行app登录时乱序排列的键盘真是UI设计界最没必要的设计

6.8

啊,终于把《白色相簿2:最终章》所有线全通了。从2月底开始IC,拖了整个上半年才最终看完,但真的是神作。前面两个章节不说了,单说最终章,我果然还是喜欢冬马TE。由于它太难打出来,我自然在最后才看它,于是它也成为了最好的告别这部作品的方式。我想,这是不是也是官方的一种设想呢。 我之前说过,那些最好的作品会让人在看完的那一瞬间情不自禁地按下重播按钮。《情书》是这样,《凉宫春日的消失》是这样,冬马TE也是这样。在电脑上通关后,我又在B站上跟随大家的弹幕又重温了一遍,直到这个时间才终于来说点什么。 隐藏内容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纯爱战士,我十分反感雪T里面对冬马的牺牲。这些牺牲包裹在三人回归IC场景一起合宿的虚幻致敬中,让整条线成为一场巨大的谎言,why everyone seems to buy it?
冬T十分符合我的价值观:在知道前面可能会伤到别人的时候,你要仔细拼命地考虑清楚然后做出慎重的选择,并且承担你所做选择的一切后果;而不是一直拖下去,那样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于是男主角用整个后半条线精彩诠释了前述的所有要素。活着的时间太短了,如果竟然能遇到真爱,怎么能不去选呢?

6.8

突然想到,我的GalGame入门作《秋之回忆2》之所以充满悲惨气息,是因为男主角开场就自带女朋友,导致不论推哪条线都要把那个完美的女友白河萤甩一次……
……这tm和《白色相簿2》一样啊!它被称为《虐菜相簿》的原因就是不管推哪条线男主都要反复在最终干出甩小木曾雪菜这种行径啊……

6.8

Nike Running这款App也能退出中国实在是我没想到的……记录控无法拥有一个从一而终的数据集了。

6.8

“正如过去影响当下,未来也影响当下”。
前几天看到动画里有这句,记了几天还是忍不住找出来截了图。顺手搜了下,发现这句话居然搜不到……对应的英文是”The future influences the present just as much as the past”.

6.11

四月份对上海和其他城市发生的事情感到震动的原因,是猛然意识到那种“运动”完全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
而想一想的话,类似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办”的焦虑,女性大概从小就在一直体会。

6.12

前几天看了胡适的《自由主义》,昨天又看了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 ,可以说毛在这篇文章里写的完全是中文语境下的自由主义,是现在大家都熟悉的对这个词的污名化,比如连「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算作自由主义的表现——这充其量算作「自由散漫」吧大哥。
胡适先生在文章中引述了他老师的一句话:「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因为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可说了。至少在现代,自由的保障全靠一种互相容忍的精神,无论是东风压了西风,是西风压了东风,都是不容忍,都是摧残自由。」这话真的很精髓,尤其和毛泽东的文章中「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的话相对比,完全可看出满脑子专政的人思想和现代民主思想的分别。

6.13

在陈云的wiki页面看到他说的这句: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制定了一个新闻法,我们共产党人仔细研究它的字句,抓它的辫子,钻它的空子。现在我们当权,我看还是不要新闻法好,免得人家钻我们空子。没有法,我们主动,想怎样控制就怎样控制。”
太真实了,只要不明确写下来标准就能随意执法。

再看看能摆到台面上的理由:
柳斌杰(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出的理由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也没有《新闻法》,比如在新闻自由最被推崇的美国,就没有《新闻法》,他们认为出台《新闻法》就是对某一方面新闻自由的干涉,所以不允许出台《新闻法》。

6.14

看完《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第一次去搜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原文,扫读了一下确实觉得不对劲,不对劲的来源在于它的立论太……完美了,它用一套理论解释了所有事情,那些错误路线的人时而「左倾」时而「右倾」,就毛自己总是在中间的正确路线,这简直违反社会科学常识;而如果把整篇文章解释成一篇根据现象反去构建理论的纯粹设计出来的作品就能说得通了。
所以,这种完全是构建出来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仅仅在建国几年后就露了马脚——经济按毛的路线搞得一塌糊涂,被周恩来和陈云“反冒进”之后还骂“就只有陈云懂经济,我就不能领导经济?”(1958.1),最终酿成了三年大饥荒的惨剧。
顺便,又全文搜了一下,《决议》全文提及毛泽东51次,斯大林9次,刘少奇4次,提及的其他人则全是用以衬托的错误路线代表,与书里「竖立毛和刘为两个正确路线代表」的论断一致。

6.15

总的说来,中国这些反映或解决问题的渠道都突出一个「鬼打墙」。
在互联网法院起诉的话会一直卡在审核环节,据说会卡几个月,然后告诉你没审过。
不在互联网法院起诉的话会告诉你「不属于本院管辖」,据说有关互联网侵权的纠纷只能去互联网法院排队。
我们手里还有什么,哦还有12345,他只会把问题踢到街道,让街道给你打电话,但街道能有什么权力呢?街道会和你说「我们也只能听上面的」、「我们会帮你向上反映」然后挂掉电话。
走完所有能走的流程你发现你还停在原地,什么都没解决。

6.16

在书里看到「张恺帆事件」,百度百科竟然完全没提到,大概是系统性地隐瞒所谓「自然灾害」的真实原因。
「张恺帆是无为人,知道无为产粮最多只能是六七亿斤,征购7亿斤农民将没有剩余粮食」。
好人不能被抹杀和遗忘啊。

6.17

在纪录片中看到这句「不是民选的政府不会回应不符合自己利益的诉求」。
我也一直在想,抗议这件事的前提是对方是个可谈判的对象,而中共有着诸多不可谈判的前科,他们最后一次处于可谈判状态可能是1946年(在林彪取得东北几场战役的胜利前)。

6.17

前一阵刚看完讲六四的书,里面讲学生领袖们特别注意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就怕给政府以口实说「这不是学生运动而是被煽动」之类(但事实证明再怎么小心也不耽误把这个万能帽子扣上)。
而纪录片中的香港人就没这种思想钢印,老子想举哪国国旗就举哪国国旗。

6.19

黄豆瓣(javdb / javlibrary)每部作品的区分度超级低,尤其是javdb,同一个演员满屏的评分都在4.1到4.6分之间……javlibrary稍好,因为它采用的是十分制,因此区间在7到9之间。
不过想想也是,作为AV来讲主角的权重太大了,和电影比起来评判维度少得多。
如果我是PM,大概需要在单纯的打分以外增加一个什么维度来增加区分度,比如可以为作品贴tag,比如可以为作品贴每人每天限量的“神作”签(类似于b站的投币)等等。

6.22

二宫光 is the new 石原莉奈 of our times.

6.23

邮箱里攒了一年半的「中国数字时代」newsletter,随便翻看时发现2021年1月的通化封城就把后面所有事情都上演过一遍了,相关的讨论也涉及了该涉及的所有方面,但当时恰好没心情看新闻,竟然完全没听过……

6.24

看过《我与祖国共命运》
珍贵的纪录片,导演竟然是在国外通过联系武汉当地人的方式完成的抢救性资料收集,太赞了。一边看一边反省自己当时的愤怒是怎么淡忘的呢?因为其他国家处置失当的对冲吗?随着这部片的视角又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心路历程,也补充了美国医护人员的信息空白。看着美国的医护举着李文亮医生的照片抗议时特别触动,不管在哪里,政治化的僵化的官僚体系都是民众的敌人。

6.25

看过《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看完最后一集,我仍未知道《那朵花》为什么有那么高分。

6.27

读过《可能性的艺术》
四月之后一直在试图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寻找未来的出路和解答,比较政治学一看就很符合这条,看完确实厘清了不少问题。总的说来,我们到底还是要等待整个社会达成对追求自由的共识才行。也许在有生之年都需要努力不停地向周围的所有人宣扬相关的基本思想。这本书是讲稿集,非常科普风,适合当作深入了解之前的导读

6.27

看到这条有点惊讶,和ex老师最后几次谈话恰好也提到了同样的话题,当然内容是反过来的……

7.10

玩了两天文明6。
法国埃莉诺的那个爱之法庭技能(邻国城市忠诚度降到0的时候直接“和平演变”成自己的城市)设计得真好,在许多玩家都认为除了打仗之外其他的玩法都是鸡肋的时候(所谓“野蛮6”)依然坚持这么尝试,并且真的在完全不爆兵不宣战的前提下做出了攻城略地的爽感。
全程除了自卫之外没主动宣过战就把整个大陆上的所有城都演变过来了(最刺激的是邻国首都也决定直接加入我的那一刻),邻国领导人疯狂播放谴责动画but we don’t even in a war!
太酷了。真正文明的《文明》。

7.11

玩文明6一直喜欢起的宗教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因为每次看到都忍俊不禁,我除了这个名词之外好像没见过其他地方会在名字里自称自己重要的……
截屏2022-07-07 18.51.54.jpg

7.16

打完《最后生还者2》之后又捡起来FF7重制版,有了对比之后才明显感觉到日本游戏厂商在人物操控上的差距……FF7重制版的人物建模是顶级的,极具电影感,但只要一离开过场动画就一秒破功,人物本质上还和上世纪90年代的游戏一样在画面中极其不自然地移动、撞空气墙。同样的评语你还可以套用在《如龙极》系列上。

7.16

前几天听东亚观察局还是忽左忽右讲安倍去世后可能会导致之前他任上的过错也没人敢评说,然后今天在竹新看到了日本三个在野党反对国葬的新闻,先是老中震惊:「中央政府的这个决定竟然也是可以反对的」?并且注意到最后有「举行国葬会制造出连政策上的失败都不敢说出口的氛围」这样的理由。不知最终在实质上会不会继续对那些事情追责,但有人公开说出这样的话就足以丰富来自某个讲究一团和气的国家的我的认知了。

7.16

哦对,前几天听播客才知道一件事:线下的相声园子里表演的所有相声段子都要把文本和录像先行送审,得到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公开商演。主管部门还会时不时地派人暗访巡视,看你有没有乱加词……
source: 《闲篇儿》20220706,38分处

7.17

两三年前看从台湾带回来的竖排版台版书觉得很不习惯,前几天看完竖排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体验依旧。主要问题是视线每次从上到下再返回最上面都很累,非常违背……人体工程学?
去年读了《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这本书,里面有一节讲怎样欣赏中国画:要留意画的载体,有相当一部分古代中国画是「手卷」形式的,因此在欣赏画的时候实际应该是一个慢慢展开的动态,视点也在不断变化,而不是现代博物馆里一下铺开看到全局的模样。
这个观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我后来也想到用类似的思路解释有关竖排的问题,它的源流是以竹片为载体的书简,因此与之配套的最佳载体也是类似卷轴的形式。这种形式的长宽比可以做到非常夸张,自然就不会出现视线在换行时找不到下一行的问题。即使后来变成纸质古籍,每列所排字数也比现代竖版书籍少很多。
而书店里一般的现代书籍的长宽比与之完全相反,它也就更适合横版的排版方式。
所以结论是,现代书籍排竖版时遇到的这些问题是真的存在的,可能并不是我「矫情」、「没看习惯」,它的根本原因是排版方式脱离了陪它一路走来的源流载体。

7.19

FF7: Remake玩了八章之后才意识到它就是当年E3放出预告片时所有观看直播的up主全部陷入癫狂的那部作品…
小时候家里没有闲钱买游戏主机,完全错过了这些,现在只能看主播们的reaction视频脑补一下……

8.3

我始终觉得两岸人民之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矛盾,从大历史的尺度上看,只要都还在说中文怎么可能完全分离开?在百年这个时间单位上分分合合再正常不过了。只要解决了意识形态问题(i.e.放弃一党独裁统治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像东西德那样和平统一也就一夜之间的事,只不过不知要等多久而已。
而战争,只有战争,会把本来没什么嫌隙的族群打得分崩离析,无法回头。
因此,任何战争行为都只会是短视且不顾多数人只为一己私利强加的野蛮行径。

几年前去台湾自由行,恰好赶上《霸王别姬》公映25周年纪念,于是在台北的一家影院看了重映。我始终记得,里面游行群众在英达引导下懵懵懂懂喊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那句口号时,影院里的观众轻轻发出的会心笑声——那正是当时新闻里占据最大篇幅的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讲话》中的同样句子,真的是笑话一样。

还真搜到一则报道: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62483

8.5

发弹幕比发评论在体验上最大的优势是,你的弹幕永远无法被人回复,唯一能收到的,是点赞
超适合我们这种社恐,尤其在这种越来越恶劣的网络环境下

8.10

逛wiki时偶然在「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八大合法拍手党之一)条目下发现有个人居然试图竞选国家主席,而且点进下面的链接发现他还写了详细的施政纲领……
文章写于2008年,有槽点,比如他参与竞选的原因是「为了证明我国《宪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也有很多让人唏嘘的地方,比如他真的按照自己的理解认真设计了走向民主化的步骤,有33条之多,包含了从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到开放普选的全过程,这些无论哪条都正中CCP的G点

8.14

文章知道了一个德语词”Sonderweg”,直译是「特殊道路」,最早是19世纪刚刚完成民族国家化的德国人看到自己既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民主革命,又没有像以沙俄为首的东方国家那样依然独裁,所以德国人是注定走自己特殊道路的伟大异类

就很有趣,几乎每个大国都有类似的虚幻思潮,德国有,美国有,英国有,日本也有过。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吧?

8.16

最近梯子老是断,尝试了下之前听说的「迷雾通」,确实救急用蛮好用的,而且还完全免费,源代码完全开源!
然后搜了下作者,简直吾辈楷模啊,从小移民加拿大,但是对信息封锁心怀不满,于是从12岁起就开始琢磨破解GFW,直到自己注册了个公司搞这件事……

8.17

补日记翻浏览器历史记录时才发现,过去两三天电脑开着的时间段里一直有个静音了的腾讯视频tab页在连续播放视频……
我说怎么时不时会有连续一屏我完全没看过的视频标题在历史记录里,中元节不是过去了吗!

8.18

最近断断续续在思考网上的评论这件事。之前听说过一种说法,即互联网的出现让本与你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交集的那些人可以方便地给你留评论,你作为一个人类,内心还没有来得及进化到可以处理它。当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大概心里只是觉得有道理,直到前一阵在抖音一个视频下随手留的一句话被部分理解能力完全不及格的人错误解读进而有些人直接开骂的时候,才深切理解了这个概念。
进而我想,也许真的最合理的做法就是在预期可能有「(智识上)不属于你所在群体」的受众可能看到的平台上要忍住不要表达,不要给粪坑有与你互动的机会。
那天之后我就一直没再打开抖音,抖音的算法一直在试图召回我这个不知为何沉寂的用户,提醒我有「35条评论、4条私信和45条通知未读」。我懒得去读。

8.20

最近才看了一些b站上的vtuber直播时的视频切片,过去一年多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居然已经蓬勃发展得欣欣向荣了,尤其是日本vtuber借助弹幕实时翻译和伟大的野生同传已经与b站群众打成一片。
除去一些媚宅的成分,我觉得大家对国外vtuber的本源好奇来自于文化碰撞,它可以追溯到之前的「老外看xxx/吃xxx的reaction视频」。至少这一波看下来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这一类型的切片,日本人看中文互联网的搞笑视频、经典小品、听经典相声、看老版三国……
讲道理,日V混b站的门槛还是蛮低的,在现在语音障碍甚至都不成问题的情况下,搞个虚拟形象、确定一个人设,然后当个工作一样努力与大家互动整活就好了。有位Vtuber甚至卖点就是「傻」,著名作品是一支把3的7次方算成21的切片,被其他日V纷纷拿来继续做reaction视频套娃……说句不好听的,让我想起之前听说过的「女生相亲时表现得傻一点是某种民间相亲技巧」……虽然节目效果很足,但我真是不觉得可爱。
当然,也有十分聪明的。有几乎不懂中文但看小品也居然秒懂剧情的,还有一位中文不错一直在看相声和小品的马来西亚Vtuber,半年后直接唱了段「白事会」,词比我都熟……

8.22

昨天看《茶馆》里小女儿想吃碗热汤面王掌柜家都没有,一直在心里揣着这情节,终于今天晚饭给自己做了碗热汤面吃。

8.23

讲道理,自己给自己做饭这件事的能效比实在太低了,以至于每次好不容易把自己鼓捣得不饿了之后我都有种「就冲这顿饭,接下来没有饥饿感的几个小时都不能白白浪费」的念头

8.23

哦对,那天在电影资料馆看《茶馆》的时候,台词有一句「快做皇上啦,龙袍都做好了,就要在西山登基」,影厅里响起了明显的轻微笑声……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笑是不是跟我的原因一样,也可能是听到这么离谱的词本能发笑而已;但在这个节骨眼的北京城有这种体验还是值得一记的

8.24

前一阵看视频里面提到「珠穆朗玛峰」这个名字是PRC建立后政府部门为了根除Mt.Everest这个名字的「殖民主义色彩」根据藏语读音重新命名的,第一反应这是不是又是一起玻璃心事件,查了一下居然不是,谁能想到真的有个英国探险家叫George Everest呢?不知情的人看到Ever-est这个名字绝对会认为它代表的是「最高」的意思吧orz

8.24

事实就是,要么真心相信”The best is yet to come”这样的话,要么就装着相信
否则还能怎么样呢?继续努力的话总还有把一切fix的概率,停滞不前的话就真的只会越来越糟了。

8.27

最近一点一点在了解Vtuber。今天搜了一下2020年时日本最大的Vtuber会社hololive退出中国的事件,一如既往地感叹老中之神经病:一名主播在直播时投屏了YouTube后台的数据,其中台湾与日本等国家名字并列了,就直接导致直播间被封,官方后来还正式发文道歉,但国内nga、b站等地方的舆论仍然不止,最终它们决定关闭中国分社。
——先不说那位主播是个外国人,不懂得贵国的那些红线,单看整件事情的起源,那张图表甚至都不是主播自己做的啊 orz
蓝星第一玻璃心实在是。

8.28

刚才翻豆瓣电影的短评时看到有一条堂而皇之地写「看的B站讲解」……总隐约觉得会出现这种情形,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8.29

这几天吃饭时在补油管上两三年前的台湾脱口秀栏目《博恩夜夜秀》,真的超赞,很有美国那几档深夜脱口秀的意思了,但话题却是我们更熟悉一些的台湾社会的问题。遗憾的是这节目在两年前就停了,我猜是持续写本子太累人了吧……
每当这时就感叹,幸好还有台湾可以让我们知道正常国家和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8.30

简直想把<Reality>这首歌inception进脑内做成半永久bgm!